日前,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水情形危害评估与预警手艺研究与树模”课题效果汇报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三峡办、太湖流域治理局等单位的专家以为,此项研究通过集成物联网自动监测系统,构建了实时化、自动化、营业化的流域水情形危害治理平台,为水情形评价及污染控制、突发污染危害以及“水华”危害预警、应急减灾等提供手艺支持。
课题认真人、武汉大学资源与情形科学学院张万顺教授先容,课题研究规模为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涉及100万平方公里流域规模,663公里长江干流河段。
科研职员在充分研究三峡库区水情形危害特点的基础上,围绕情形大数据收罗、云存储、大标准模拟盘算、高性能盘算、流域危害评估与预警以及营业化软件平台等内容,举行了手艺攻坚,形成三峡库区强时空变异面源污染模拟手艺、三峡库区“水华”危害预警模拟手艺、三峡库区全流域的空-地-水一体化水情形模子系统等一系列效果。
与会专家以为,此项研究引入大数据和高性能盘算,构建了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子和入库污染物通量核算模子、突发性和累积型危害评价与预警模子,将突发应急模拟展望盘算时间提高到10分钟以内、模拟维度由一维提升到三维,极大地提高了突发应急的响应时间和展望精度;在累积性危害评估中,思量气象、面源、底泥等综合影响历程,在全流域大标准规模内准确地评估“水华”的爆发危害。
张万顺先容,课题效果已在重庆、四川等环保部分营业化运行,实现了水文、水质、气象等营业数据自动搜集、处置惩罚和剖析,并能实时开展水情形情景模拟、水情形质量预告评估、水情形危害预警及信息宣布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