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虫害是2002年以来最轻的,大宗通例杀虫剂品种的销量是近三年来最低的。国产高端杀虫剂吡蚜酮、烯啶虫胺、阿维菌素等消耗量都不大,制剂生产企业大都因销路不畅而损失惨重。”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营销部冯司理最近这样反应。
旺季不旺、入口产品攻击愈发强烈是不少企业的一致感受。今年以来,我国杀虫剂市场消耗量比往年镌汰约三成,辛硫磷、三唑磷、杀虫单、噻嗪酮、吡蚜酮等药剂销售量下降较多。进入9月后,杀虫剂古板淡季到来,市场恐将进一步下挫,一连低迷。阻止现在,代表性产品阿维菌素精粉价钱跌至450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跌20%左右,并导致衍生产品甲维盐原药的价钱下挫。
由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在水稻虫害防治上大宗使用长残效的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氟虫双酰胺(垄歌)类药剂,使水稻迁飞性害虫迁入我国南方稻区显着镌汰,水稻用杀虫剂用量更是大减。以江苏为例,以往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7月份时要打3~4次药,现在年只需打1~2次药即可。北方春花生的蚜虫、红蜘蛛虫量镌汰,农民大规模用药次数镌汰,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复配制剂消耗量也急剧缩减。另外,夏玉米田玉米粗缩病今年较轻,防治用药次数镌汰,也导致吡虫啉、啶虫脒、氧乐果等农药制剂需求不大。棉花、小麦等粮食作物用药量今年也显着镌汰。原药品种的制剂生产企业大都滞销,部分产品因终端竞争强烈使价钱一直走低,致使一些原药产品提前一个月就进入了淡季。
市场容量减小的同时,国产主流杀虫剂毒死蜱、阿维菌素、杀虫单、敌敌畏等品种在入口产品的攻击下份额也在逐渐萎缩。今年以来,由于高效、低鸩杀虫剂新品种的涌现和外洋专利杀虫剂产品挤压海内市场份额,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蚜酮、吡虫啉等主流杀虫剂的使用量逐渐镌汰。现在,入口杀虫剂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占25%。美国杜邦公司的康宽在安徽市场销售量就有500吨,销售额3000多万元,防治水稻害虫面积500万亩次。在低迷的海内市场中,入口农药却越来越强势,今年海内大宗通例杀虫剂的使用量缩减20%~30%,而入口高端杀虫剂增添幅度在30%~40%。
不过在一片昏漆黑,也有吡虫啉、氯氰菊酯等个体杀虫剂品种由于出口拉动,价钱得以提升。因外洋吡虫啉企业在生产本钱和质量上都无法和中国企业竞争,以是西欧国家及东南亚各国纷纷到中国采购,使出口形势亘古未有的好转。预计今年原药出口在6000吨左右,按海内产量盘算,将有一定的缺口。现在吡虫啉原药市场价为13万元(吨价,下同),比上半年最高时的12.5万元横跨5000元。另外,氯氰菊酯因外洋需求上升,出口量较大,现在价钱从上半年的9.8万元提升至9.9万元。毒死蜱8月停产企业较多,但8月尾出口量蓦然增添,使原药泛起货紧价扬态势,现在市场价为4.1万元,比上半年最高时的3.9万元横跨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