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必和必拓深陷加拿大钾肥收购苦战之际,中化化肥与后者“适时”签署了入口相助备忘录,这是否意味着中化化肥已经预感应,未来中国想要坚持入口钾肥的“价钱洼地”将会越发难题?
“(签署备忘录)是在国家主管部分指导下的入口渠道的统一,阻止了多头对外抬高入口价钱,起到了抑制价钱的作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有关认真人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体现。
近年来,由于钾肥产能的一直提高,中国入口钾肥的数目已经从全球第一降到现在第四或第五的职位,而在入口价钱方面,中国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显着的低价优势。
该认真人体现,由于2005年以来中国建设起了由政府有关部分和中国五矿化工商会指导下的钾肥入口团结谈判机制,由中化、中农等入口企业组成团结谈判小组与外商举行谈判,提高了我国钾肥入口的对外谈判能力,使我们的入口价钱始终处于全球的低价区。
例如,2006年、2007年中国钾肥入口价钱每吨仅划分上涨25美元和5美元,低于全球的其它市场。据海关和商务部统计,中国2007年入口钾肥平均到岸价钱每吨为243美元,同期印度275美元、东南亚350美元、巴西350美元左右。2008年我国入口价钱虽然每吨上涨到600-650美元,但仍与同期巴西每吨凌驾1000美元的入口价钱要低。
纵然到2009年,面临过高的钾肥价钱,由于入口渠道统一,中国坚持2009年一年没有入口高价钾肥,终于迫使供应商在2009年底签署了中国2010年到岸条约价每吨350美元的全球最低价,较09年印度的入口价钱低了110美元,较巴西、东南亚等市场价钱低了125美元以上。
据相识,中化化肥一直是Canpotex在中国市场的独家销售署理商。自2004年起,一连两次签署了三年相助备忘录,即2004-2006年、2007-2009年,进一步稳固了双方之间的恒久相助关系。双方之间2004-2006年的相助备忘录,是在温总理和加拿大时任总理克雷蒂安的见证下签署的,受到双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加两国经济相助的乐陋习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