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赵明翻开科技部宣布的“973妄想”2011年立项清单,几个熟悉的“985”和“211”高校校长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份在中国学术界有着主要分量的名单中,大部分人都有行政官帽。
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对名单的盘问和剖析得知,在由高校肩负的63个“973项目”中,六成由校长、院长等各级别的行政官员担当首席科学家。对此学术界内外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有人品评行政官员领衔学术研究滋生糜烂,但也有人力挺他们为学术首脑。
中国的大学校长太累
“中国的大学校长能不累吗?他们既要向导中国的大学攻击天下一流,还要亲自赴汤蹈火向导中国科技攀缘天下岑岭!”科研事情者赵明的奚落很有代表性。
这份名单简直有着较为浓重的“官味”。记者通过对名单举行简陋查证和统计,确认各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头衔,效果显示:在113项将于2011年最先实验的“973项目”中,由大学肩负的占63项。其中,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大学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等校级行政职务的共计16项,首席科学家现任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及相当职务的共22项,而由一样平常教授(研究所、中心认真人不计入行政职务)肩负的只有25项,部分教授此前也担当过行政职务。
这也就意味着,在高校肩负的2011年“973项目”中,六成由校长、院长等学校行政官员领衔。
由此遐想到迩来热议的话题,自《国家中恒久教育刷新和生长妄想纲要》宣布后,大学“行政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1世纪教育生长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醒,早在去年媒体就曾披露,在100位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担当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一线西席仅有10人左右。
行政主导学术资源分派
“973项目”是中国学术界最主要的科研基金之一,关于项目清单中大宗泛起拥有行政官员身份的首席科学家,有关权威人士指出,政府部分对“973”首席科学家的申请资格有着严酷的限制,人数一样平常为1人,年岁一样平常不凌驾60岁。首席科学家应将主要精神投入项目事情,一样平常需包管70%的时间。
只管不少校长、院长同时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可是,“校长、院长能包管70%的精神投入科研?这个很难说。”
熊丙奇更直指,上述征象批注,中国大学中行政权力在某种水平上主导着学术资源的分派。“从立项到结题,再到报奖,学术研究都体现出行政实力的运作。”
他举例说,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和政府部分的评审机构,往往都是有一定行政职务的人才华加入,这些行政官员掌握着学校的招生、本硕博教育以及信用头衔等。“不管是政府机构照旧企业,都愿意把课题交给这些人去做。”而获得课题之后,行政官员往往并不是自己完成,而是交给学校的西席或者硕博士完成,由于这些人的学位和职称也掌握在行政官员手中。
这样一来,就可能形成了一个行政权力和利益交流的链条。“越是行政职位高,获得资源越多,这就造成了学术研究的恶性循环。”熊丙奇以为。
科研或酿成资源争取
“973项目”分派中行政因素影响重大,这将给中国学术界带来什么影响?
熊丙奇以为,在科研经费设置的潜规则下,科研机构的数目越来越多,但难以爆发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效果。首先是导致学术糜烂。行政官员动用行政权力获得学术资源本就不公正,向导挂帅又往往只是挂名,这些都是学术糜烂的源头。其次,将会从整体上抹杀许多人的学术追求。学术因此而失去尊严,各人都是为了追求资金而争斗,一定让学术酿成了功利。再次,将从整体上降低学术质量。各人都在争取资源,而没有思量效果,破损了大学的学术生态。
“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国家科研经费一直增添,但现实上有原创价值的科研效果越来越少,社会舆论对学校的评价越来越低!”熊丙奇严肃品评。
相反的意见不是没有,只是大多坚持默然。一位不肯签字的高校学院院长对记者体现,行政官员拥有更多资源优势,牵头争取科研项目能够提高竞争力,同时也起到在学术上统揽全局的作用。
对此,熊丙奇指出,这自己是学术异化的体现,“首席科学家是一种责任,若是做不出效果是要被问责的,但现在没做之前,却被当成一种声誉来宣传。”他还品评说,现在部分行政官员领衔申请科研项目,获得经费后自己并不做,而是分给下面去做,至于怎样才华做好,他着实并不体贴。
熊丙奇形象地比喻说,政府给农民拨了5袋化肥,希望他能种好田,才华算得上是种田能手;但没想到这个农民却拿着拨下来的化肥,说自己已经是种田能手,去忽悠更多的化肥。
教育拨款委员会应自力
中国科研资金分派上体现出来的行政化问题应当怎样破解?熊丙奇以为,焦点问题是建设学术配合体,实现学术自主和教授治校,将学术权和教育权还给自力的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
在国家层面,政府认真学术拨款,但不应直接支配学术资源使用。
他建议,中国应建设教育拨款委员会,实验自力运作。
政府应把学术研究视为一个购置历程,历程透明,项目详细交给谁做由专家说了算,学术评审也是由自力的学术委员会认真举行。
记者也注重到,近年来,校长职业化的呼声也日渐强烈,广东等省份出台的教育生长妄想纲要都提出“校长职业化”,其目的正是要切断行政官员与学术利益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