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际舆论使用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放纵宣传“中国超美国成为全天下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的论调,国家能源局相关向导20日果真体现质疑,“这个数字可以借鉴,但我们以为不可信”。
国际能源署15日来华宣布最新的能源报告《天下能源展望2010》未在海内引起多大关注,倒是被境外媒体竞相引用。凭证这份报告,去年中国消耗了22.52亿吨标油,而美国消耗了21.70亿吨标准油,“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天下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由此得出,并且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宣布的2009年统计公报数字有显着收支,凭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生长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天下能源消耗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经由简朴换算,应该为21.7亿吨标准油。两者之间相差0.82亿吨标准油。
国际能源署与中国能源主管部分的芥蒂并非今日之表。此前,国际能源署与中国其他政府部分也结下过“梁子”。2009年,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的经济数据体现嫌疑:
中国2009年一季度现实GDP数据与石油需求下降的情形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吻合。此举虽然地引来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断然否定。更早一些的2007年,国际能源署在华宣布昔时的《天下能源展望》时,时任国家能源向导小组综合组王思强副司长便从“眼光、数据和研究要领”三方面临那份以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国家的报告提出了质疑。
若沦落于统计学领域、对统计要领差别与统计数据真实等看法举行纠结,那对争论的明确难免会剑走偏锋。鉴于能源与天气、情形之间的关系日益亲近,国际能源署数据背后隐含的逻辑关联是:作为第一大能源消耗国,并且从2007年成为天下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国,为了应对全球天气变暖的问题,中国必需为此有响应的继续。并且凭证西欧的预设,中国应该肩负与蓬勃国家一样的减排使命。这显然与中国的生长阶段不符。
更况且,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也认可,美国仍然是现在最大的人均能源消耗国,每年美国人均消耗能源量是中国人均能源消耗的5倍。
国际能源署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基本上是经济相助与生长组织的(OECD)国家,现在越来越代表着在国际市场上比例一直下降的全球能源配角,在某种意义上,它与中国的那些“过节”折射出它与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生长中国家缺乏机制性对话。现实上,这些生长中国家需要国际能源署在诸如数据统计、手艺交流、能效治理、金融羁系和可再生能源推广等方面施展独到作用。
看来,国际能源署应该丢掉固有的私见,从能源行业与人类情形等基础利益出发,处置惩罚好古板能源强国与新兴能源大国之间的重大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只管“在新能源生长方面,中国走到了美国的前面:水电装机全球第一、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规模全球第一、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风电装机增速全球第一”,可是,以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掌握的数据,2000年美国能源消耗量是中国的两倍,而现在中国能耗总量已凌驾美国。这10年中,美国在提高能效方面遥遥领先于中国,美国每年提高能效2.5%,中国则每年仅提高1.7%。
我们不必因此不同指责国际能源署,中国得体与切题的反应,应在现实验动:提高能效,实验多元互补的低碳能源结构。